乙丑论祭祖及它

2012-7-21 15:53:05  767

 

乙丑论祭祖及它

淮阳伏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杨复竣

 

 

 

人的信仰,人群的信仰,民族的信仰,是天下能否能够安定的、存亡的、最具威胁力的决定因素,同时也是最危险因素。信仰指导了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方式。国家是由各民族组成的,民族是国家的元素,民族信仰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。而民族的始祖则是一个民族信仰的综合载体。

没有五谷,民以食为天,天下要大乱,百姓难于安居乐业;没有民族统一始祖的祭祀,国人就没有了统一的信仰,也要天下大乱。祭祖是关系各民族信仰支柱、精神支柱、思想支柱的安顿。作为统一天下,让天下归心,统一天下信仰、思想、精神、言论、行动,没有比祭祀血脉相连的民族始祖的凝聚力、更有说服力、更有归一的魅力了。

祭祀祖先不是轻描淡写的泛泛小事,关系天下,关系社稷,关于中国人的共同心理,古来如此。《国语》说:“祀所以昭孝息安、抚国家、安百姓也,不可以已。”①祭祀祖先,天下人就是孝;不祭祀祖先,天下人就不孝,人世间就无秩序无和谐,天下就不安定。古来是一件关系国家安定、安抚百姓的大事、重事、要事,不容任何置疑,来不得半点含糊。但是,中国近百来,祭祖之政事、大事、重事、要事、国事含糊了,淡薄了,丢掉了。20世纪以来,特别是90年代以来,复兴的“祭祖热”的祭祖称谓应当引起国人关注:

河南淮阳公祭中华民族始祖太昊伏羲。

甘肃天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。

河北新乐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。

陕西公祭中华人文始祖黄帝。

河南公祭中华人文始祖黄帝。

湖北公祭中华始祖炎帝。

浙江公祭中华始祖夏禹。

其它省或市、县随时代旅游等地方因素,五花八门,各式各样,不以类举。从上述可知之混乱至极。

中国历史悠久,中国历史大统一,中国祖先大统一,中国文化大统一,中华民族大统一,中华龙的子孙大统一,中国历史上的祭法大统一。

在中国历史上,从夏商周三代开始至明清4000多年来对祭祖都非常重视,从来没有乱祭过。我们不妨翻翻中国的祭祖史:

夏商周三代以青帝为首的“五祀腊祭”。②五祀者,即青帝太昊,赤帝炎帝、黄帝、白帝少昊、黑帝颛顼。

秦代以青帝(太昊)为首的“四畤”之祭。③“四畤”者,即青帝太昊,赤帝炎帝、黄帝、白帝少昊。

汉代以太昊伏羲为首的“五畤”之祭。④五祀者,即青帝太昊伏羲氏,赤帝炎帝神农氏、黄帝轩辕氏、白帝少昊金天氏、黑帝颛顼高阳氏。

    魏晋至隋代以太昊伏羲为首的“五祀”之祭。⑤五祀者,即青帝太昊伏羲氏,赤帝炎帝神农氏、黄帝轩辕氏、白帝少昊金天氏、黑帝颛顼高阳氏。

    唐代以太昊伏羲为首的“三皇祀典”。⑥三皇者,即太昊伏羲氏、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。

宋太牢国祭三皇太昊伏羲、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。⑦

辽、金、元“通祀三皇”。三皇者,即太昊伏羲氏、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。⑧

明洪武四年,朱元璋“废止郡县通祀三皇”,⑨盛大国祭太昊伏羲。

清朝弘大国祭太昊伏羲,清历代帝王先后派钦差大臣44次祭祀太昊伏羲。⑩

中国人祖、中华民族始祖与中国大祖谱是一个统一体,是一个统一的概念。这是由天下大统一、中国大统一、中国历史大统一、中国文化大统一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相统一的历史事实。

从中国历史看,中国的祭法有二:

一是承三代近3000年的祭法,祭祀中国远古帝王,或祭五帝,循“五祀”之祭法,即祭祀五帝——太昊伏羲氏、炎帝神农氏、黄帝轩辕氏、少昊金天氏、颛顼高阳氏。或三皇祭法,即祭祀太昊伏羲氏、炎帝神农氏、黄帝轩辕氏。

二是承明、清近千年祭法,只祭祀中国三皇五帝之首一帝——中国人祖、中华民族始祖太昊伏羲。

 在中国历史上,从三代开始到隋基本上都遵循历史,一代接一代、一个王朝接一个王朝祭祀以太昊伏羲为首的“五帝”,即青帝太昊伏羲氏,赤帝炎帝神农氏、黄帝轩辕氏、白帝少昊金天氏、黑帝颛顼高阳氏。各朝历史的“五祀腊祭”、“五畤”, 五祀之法从夏商周延续到辽、金、元,一直延续了3000多年。

唐代以降直至辽、金、元,宋 奉“三皇祀典”“通祀三皇”祭青帝太昊伏羲氏,赤帝炎帝神农氏、黄帝轩辕氏。直至明代洪武四年,延续了近800年。

中国人所祭奠的是中华大族谱中华远古帝王祖先的集体,代表着各个时代的民族祖先,代表着各个民族,继承中国历史、继承中国文化。这是天下中国人的认同与共同心理。五帝老祖先或三皇老祖先,代表了中国人天下观念的“中国、东夷、西戎、南蛮、北狄五方民”⑾,有始有终,有首有尾,有主有次,有序井然。代表各民族是全面的、历史的、相承的、生生不息的,表现天下是统一的、和谐的、团结的民族。这样也符合历史、符合民族利益,利于安天下。这就是历史。

在中国历史上,可以这样说,从来没有只祭五帝里其中的一帝这样的先例。历史不允许,天下不允许,民族不允许,历代的祭祀法典也不允许。这样割裂了中国历史大族谱,割裂了中国祖先的大统一性,割裂了中华民族的代表性。祭祖突出任何一个,都是对另外四帝的亵渎。要了这个,抛了那几个;孝了这一个,抛弃那几个。这样,祖先们不高兴,不少民族也不高兴。这样,不利于民族的统一与团结,不利于天下的安定。

明代朱元璋废止辽、金、元代的“通祀三皇”,开拓了只国祭中国人祖、中华民族始祖太昊伏羲的先河。明代那时全国有1700多座三皇庙,竟把太昊伏羲视为医圣祭祀,影响极劣,其抽掉了中国人祖、中华民族始祖的实质与根本,亵渎了太昊伏羲的历史地位、民族始祖地位与文化始祖地位。太昊伏羲氏是中国远古第一位“王天下”的“天下王”,铸造了中华民族的雏形,是中国人根、中国文化根与中华龙根,能够代表全是炎帝神农氏、黄帝轩辕氏、少昊金天氏、颛顼高阳氏。祭祀三皇五帝之首太昊伏羲,代表了对太昊伏羲以降了炎帝神农氏等龙的后裔。朱元璋“废止全国郡县通祀三皇”,只在伏羲故都陈州(淮阳),国祭中国远古帝王三皇五帝之首太昊伏羲。即只祭中国始祖,不祭次祖;只祭爷爷,不祭次爷;只祭中国龙祖,不祭龙孙;只祭根,不祭稍,只祭源,不祭流。中国是龙的国度,天下人都是龙的子孙。天下是一个天下,中国是一个中国,中国人的始祖是一个始祖,中国人是一个源头,中国人是一个中心,中国人是一个信仰。这样的祭祀,既有历史意义,也有文化意义,也有时代意义,又有政治意义。这样的本身也是天下大统一的需要,天下信仰、思想、精神大统一的需要。

只祭中华民族始祖,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祭祀升华。这个升华民族意识的升华,是民族共同心理的升华。其文化意义与思想意义,对于中华民族来说,怎么说也不过分。

明代与清代500多年间,只祭中国三皇五帝之首——中国人祖、中华民族始祖太昊伏羲。

在中国历史上,不论祭五帝也好,不论只祭太昊伏羲也好,都是历史。都是国祭,都是现代人所说的“公祭”。“公祭”者,是国家的祭祀,是政府的祭祀,不论县级、市级或省级,都是代表“公”,代表执政政府,都必须符合国家利益与全民族的利益。中国的历史从来没有割断过,中国远古帝王大谱族即使从孔子第二次建史的确立,已有两千多年了,直到明清没有什么疑义。中国人祖、中华民族始祖太昊伏羲,中国文化始祖也是太昊伏羲。这里祭祀说“黄帝是中华人文始祖”,那里祭祀说“炎帝是中华始祖”,那里又说“夏禹是中华始祖”等等。到底哪个古帝王是中国人祖、中华民族始祖?到底哪个是中国人、中华民族祖先之王、之核心、之民族信仰?

这是中国人自己乱自己。

这是中国人自己乱自己的民族始祖。

这是中国人自己乱自己民族的历史。

这是中国人自己乱中国历史。

    民族始祖是说的是中国人的始祖,说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,不是哪个民族的始祖。民族始祖是老祖爷,民间呼之为“人祖爷”“人宗爷”。老祖爷是你的老祖爷,我的老祖爷,他的老祖爷,大家共同的老祖爷,是65个兄弟民族共同的老祖爷,是中国人的老祖爷,是中华民族的老祖爷。老祖爷乱了,没有了秩序,或乱了秩序,就没有了老祖爷。没有老祖爷,就没有宗庙。没有老祖爷,就没有了爹;没有了爹,就没有了自己。老祖爷是太庙,是祖庙,是祖先,如果一个没有宗庙的民族,没有始祖的民族,那么这个民族就是无本之末。一个无本之末的、一盘散沙的民族, 就不会有统一的信仰、精神与思想,那将是一个危险的、劣等民族。

太昊伏羲是“百王之先”“三皇五帝之首”,是中华民族始祖,历史流传了几千年,这样的一个结论是历史的结论、是历史的记录与历史经验的总结。作为当代人,我们怎么能做出这样的愚蠢之事?

中国文化有中国文化的特点,古来奉行三五之道,我们有着3000余的祭祀以太昊伏羲为首的五祀祭法,有着800余年的三皇祭法。中国文化有着天下史来大统一的历史、文化的特点,有着500年来的唯一祭祀中国人祖、中华民族的祭法。历史的镜鉴说明了一个值得令人深思的大问题。

复兴祭祖当然是一件复兴中华民族的好事,弘扬了中国民族文化,理顺人的伦理关系,促进了人世间的和谐,把中国历史、中华民族祖先继往开来,当然是一件好事、大事、要事。

当代,不少地方的公祭,在等级上有的是县祭,有的是市祭,有的是省祭。在规模上,有的几千人,有的上万人,甚至几万人,其规模在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。不少地方祭祖,还请来若干个副国级参于。为了扩大影响,以提高的地方知名度,还有美国、澳大利亚、马来西亚等世界华人与港澳台的龙裔。还请来各方学者专家,相助于鼓与呼,这儿就是中华始祖的发祥圣地。电视直播,各大媒体报导,可谓影响巨大。对增强民族凝聚力,对于开展旅游,发展地方经济,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的妙用。虽手里经济拮居,为了打造地方名牌,祭祖真也舍得花钱,有的公祭一次始祖,或者举行一次祭祖文化节,要花几百万,几千万,甚至上亿。

一个民族要强大,一个国家要强大,工业不发展,科技上不去,我们要挨打,要受欺负,要受侮辱。饭必须吃饱,弹导弹必须拥有,硬实力必须拥有。但是,万不可忽视的是比硬实力重要百倍的民族软实力。祭祀中国人祖、中华民族的共祖,为了是增强民族凝聚力,这是其一。其二,就是知孝,孝就是知上知下,儿子对父亲要孝,下级对下级要忠,父慈子孝,君爱臣忠,这就是人伦秩序。敬天敬祖是讲伦理秩序,哪个是始祖要摆正,哪个是中国人的始祖,是中华民族的始祖,在中国历史基石《易经·系辞》中就讲得很清楚了,伏羲是中国人的始祖,而且到了汉代以法典《汉书》记载下来了,汉以降到明清两千多年没有疑义。伏羲是中华始祖,这是最伟大的、最崇高、最为神圣的祖先人伦秩序,这是最根本的人伦秩序。明白了这个根本,才能处理好治世的人伦秩序。

在家庭里,才能理顺家庭的人伦秩序。

自觉爱自己的父母,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,没有爱心,没有善心,没有感恩之心,没有感谢之心,就不识好歹,分不清好坏,做了坏事,害了人也不会感到失去良心。一个不尊敬父母的人,是一个不孝之人,不是个好人,就会不知廉耻,就是胡作非为,就会成为害群之马。自觉爱自己的兄弟姐妹,兄弟姐妹同出一源,血浓于水,血肉相连,要亲亲,要相爱,要施善,要共同成长,要把家庭任何一个成员,都要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,像人的五官一样,缺了眼睛,少了耳朵一样,任何一个也不可少。父慈子孝,尊敬父母,兄友弟恭,兄弟相爱,建立良好的家庭秩序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个教师,家庭是一个小社会。明确家庭的伦理关系,理顺家庭的伦理关系,学会治家,是第一位的重要。父辈治好了父辈的家,儿子才能学会治好儿辈的家,孙子才能学会治好孙辈的家。一代一代传下去,我们的民族,我们的国家,长治久安就一代接一代的传下去了。所以理顺家庭的伦理关系非常重要,治好了一个小家,就是治好了一个小社会。小家是社会的元素,是社会安定的元素。只有一个治好小家的人,才能治好一个大家。如果说连一个小家也治不好的人,根本、也不可能、也不会能够治好一个大家。

在自己工作的单位,才能理顺单位的人伦秩序。

要知天知地,知上知下,知尊知卑,自觉爱自己的首长与上级,上级是代表自己的当家人,上级就是核心,要围绕上级,尊敬上级,自觉站到自己的位置上,坐到自己的板凳上,不要越位,不可傲视上级,把上级视为父母,自觉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爱自己的首长,尊敬自己的首长。一个爱上级的人,才有良好的工作环境,才有可能进入正常的心理状态,才能自立于单位做人、做事。上下相爱,从纵向上保证了一个人的生存、生活环境,上下通气,才能够顺气。

自觉爱自己同志,爱左爱右,爱前爱后,四面八方都要爱,自觉像爱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爱自己的左右同志。你爱了别人,别人也会以爱来回报。你爱我,我爱你;你对我好,我对你好;自觉从爱、从善出发,自觉从爱、自觉从善。以爱为出发点,以爱为归宿;以善为出发点,以善为归宿。这一方面是精神的富有,天地的胸怀,创造一个爱与善的生活环境与辽阔的空间;另一方面同时也为创造自己的事业,铺下了通向四面八方的广阔大道。从横向上保证了一个人的生存、生活环境,前后左右相通达,才能够顺气。建立良好的社会伦理关系与政治秩序。

在社会,要理顺良好社会人伦秩序。

在社会上,要时刻唤醒真善美的良心,为人,处世,要以真善美为出发点,以真善美为归宿。立足于存好心,说好话,做好事,做好人。尊老爱幼,扶弱济贫,爱及人人。自己好了,人人好,自己就会有一个好的大环境与小环境。人人幸福了,自己也就幸福了,才有自己真正的幸福,才有自己安乐的幸福。我爱人人,人人才爱我;我为人人,人人才为我;人人与我,我与人人,是相辅成的一个统一概念,割裂不得。好,不是个人的好,个人的好,是小好,而且是对对的;人人的好,大家都好,才是大好,才是绝对的。坚信在世界上,在人世间,不是实力决定一切,而是一切由人心真善美决定的。人人真善美了,人世间真善美了,社会真善美了,一个人才能享受到真正的真善美,只有这时候,才算是事顺的人世间的人伦秩序。。

人自觉把自己纳入家庭人伦秩序,自觉把家庭纳入民族人伦秩序,自觉纳入国家人伦秩序,自觉把个人的命运与家庭命运与民族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,把个人的人生价值与家庭价植与民族价值与国家利益联系起来。这就是社会的人伦秩序。

把今天与昨天与明天与未来联系起来,纳入中国长河的历史记忆,纳入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,让中国历史继往开来,让中国始祖继往开来,让中华文明继往开来,不忘记历史的秩序,不忘记中国祖先的人伦秩序,就会自觉地祭祀民族的始祖。那么也就会自觉地祭祀中华民族始祖太昊伏羲了,自觉祭祀太昊伏羲氏、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等中华民族祖先了。否则,一个民族就无爹无爷无根。

历史发展到21世纪,世界风云激荡。祖国的统一,民族的统一;祖国的尊严,民族的尊严。教中国人明白,历史的大目标、民族的大目标、龙的子孙56个民族的大目标,是什么?中华民族的大抱负、中国的大抱负是什么?民族、国家的大目标、大抱负,仍然是龙的子孙时刻不能忽略的大问题。

复兴中华民族,民族的大统一;复兴中华,中华的大统一,——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大目标,这是我们中国的大目标。

复兴中华民族,民族的大统一;复兴中华,中华的大统一,——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大抱负,这是我们中国的大抱负。

要任何一个龙的子孙明白,特别是当代的各级一个决策人明白,继承中国历史,弘扬中国历史;继承中国始祖,弘扬中国始祖;继承中华民族,弘扬中华民族。这是一个每一个龙的子孙的神圣职责。这是关系历史——过去——未来的伟大使命。

不论世界上刮什么风,不论天上下什么雨,不论思想怎样开放,民族大统一不可丢,民族主义不可丢,民族英雄主义不可无。我们的中国国根、中华民族根、中国文化根的基石,万万动不得,一点儿也动不得。

——这就是保证中国历史不被割断、保证中国大统一、保证中华民族大大统一、保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国家软实力。

中国有中国的历史,中国有中国的文化,中国有中国的祭祖史,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与民族情,一代又一代传承的历史改不得,一代又一代传承的文化史改不得。中国文化是历史地传承,中国的祭祖史关系全民的共同心理,更改不得,更不能谬种流传。在当代人弄潮儿的“地球村”里,若贪得无厌的霸主当了“村长”,我们将面临灭国亡族之危难。那时候,我们祖先留给龙的子孙的能源将成为人家的能源,中国辽阔的大地将变成了人家的“加工厂”,失去民族自尊的中国人将成为霸主的奴隶。人家本来把我们卖了,自己愚蠢得还不知道,还高高兴兴帮人家数钱呢!

“科学发展观”“和谐社会” “以德治国”的国情里,如何历史地、踏踏实实地复兴中华民族,树立中华民族的信仰支柱、精神支柱与思想支柱,团结全国各族人民,共奔小康,强大我们伟大的祖国,位卑不敢忘忧国,每一个龙的子孙都要在中国过去、今天与未来的大目标里寻觅。

我们的祖国是历史悠久的伟大中国,我们的民族自古是有民族尊严的伟大民族,我们的民族有着伟大的太昊伏羲氏、炎帝神农氏、黄帝轩辕氏等创立远古文明的英雄祖先,我们有着一画天开、开雾成物、创造中国本源文化的中国人祖、中华民族始祖太昊伏羲。这是我们国家的老本,是我们民族的老本。同时,也是我们区别世界任何一个民族,而骄傲,而自豪。

中华民族始祖太昊伏羲,是中华民族之根。

中华民族始祖太昊伏羲,是中华文化之根。

中华民族始祖太昊伏羲,是中华龙之根。

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,统一公祭中华民族始祖太昊伏羲。

我们要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,统一公祭中华民族始祖太昊伏羲。

我们要站在民族大团结的高度,统一公祭中华民族始祖太昊伏羲。

我们要站在国家的高度,统一公祭中华民族始祖太昊伏羲。

我们要站在打造国家软实力的高度,统一公祭中华民族始祖太昊伏羲。

我们之所以这样做,是中华文明亘古长青的需要,保证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需要,是保证中国辽阔版图不被割裂的需要,是保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需要。

当代中国,要正确对待祭祖问题。对违反历史、违反民族利益的乱祭,是结束的时候了。

中华民族到了认祖归宗的时候了。⑿

 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①《国语·楚语下》。

②《礼记·月令》说:“孟冬……,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,腊先祖五祀。”

据班固:《汉书·郊祭志·第五》记载:

“幽王无道,为犬戎所败,平王东徙雒邑。秦襄公攻戎救周,列为诸侯,自以为主少昊之神,作西畤,祠白帝。”

其后十四年,秦文公东猎汧渭之间,卜居之而吉。文公梦黄虵自天下属地,其口止于□(左“鹿”字,右握儿)衍。文公问史敦,敦曰,‘此上帝之征,君其祠之。’于是作□(左“鹿”字,右握儿)畤,用三牲郊祭白马焉。自古以雍州积高,神明之奥,故立畤祭上帝,诸神祠皆聚云。”

“秦德公立,卜居雍。子孙饮马于河,遂都于雍。雍之都祠自此兴。用三百牢于□(左“鹿”字,右握儿)祠,作伏畤。磔狗于四门,以御蛊灾。”伏,即伏羲。这里已名指祭伏羲。

“后十四年,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,祭青帝。”“密”,同“伏”音,伏羲之“伏”字。青帝,则指太昊伏羲。

“后十三年,秦穆公立,病卧五日……乃梦见上帝,上帝命穆公平晋乱,史书而藏之府。而后世皆曰上天。”

“自秦宣公作密畤后二百五十年,而秦灵公于吴阳作上畤,祭黄帝,作下畤,祭炎帝。”

④《汉书·郊祭志·第五》记载了汉高祖一段精彩发言。他问道:

故秦时上帝祠何帝也?

对曰:四帝,有白、青、黄、赤帝之祠。

高祖问曰:吾闻天有五帝,而四,何也。

莫知其说。于是高祖曰:吾知之矣,乃待我而具五也。

乃立黑帝祠,名曰北畤。有司进祠,上不亲往。悉召故秦祀官,复置太祝、太宰,如其仪礼。因令县为公社。

⑤《晋书·礼志》记载:晋武帝三年,在京师洛阳南郊设五帝祠,于京师设明堂祀五帝。《宋书·礼志》记载:“宋孝武帝大明五年,在原明堂中设五帝之位。”《南齐书·礼志》记载:“齐高祖建元元年,于明堂祭五帝。”

⑥《开元礼》记载,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,冬至南郊祭天,祭祀昊天上帝,配五帝之祭,京师长安筑三皇庙。

于京师长安建三皇庙,显然是为了天子祭三皇的方便。祭三皇是有严格界线的,这是国祭,天子祭上帝,天子祭三皇,公卿不得祭,百姓不得祭。

据《唐会要》记载:

(天宝)六年(公元747年)正月十一日,敕:三皇五帝创物垂范,永言龟镜,宜有钦崇。

三皇:伏羲,以句芒配;神农,以祝融配;轩辕,以风后力牧配。

⑦《宋史·礼志》记载,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曾下诏曰:“先代帝王,载在祀典,或庙貌犹在,久废牲牢,或陵墓虽存,不禁樵采,其太昊、炎帝、黄帝……各置守陵五户,岁春秋祠以太牢。”

⑧《金史·高媒》记载::“明昌六年(公元1195年),间宗未有子,尚书省臣奏行高媒之祀,乃筑坛于风景门外东南端,当阙之卯辰地,与圜丘东西相望,坛如北郊之制,岁以春分日祭青帝、伏羲氏、女娲氏三位,坛上南向,西上。……每位皆用羊一、豕一。”

⑨《明史·礼志第二十六·三皇》记载:“四年(公元1341年),帝以天下郡邑通祀三皇为渎。礼臣议曰:‘唐玄宗尝立三皇五帝庙于京师,至元成宗时,乃立三皇庙于府、州、县。春秋通祀,而以医药主之,甚非礼也。’‘曰:三皇继天立极,以开万世教化之源,而汩医师,其可乎?’命天下郡县毋得亵祀。”

清•《历代(帝王)陵寝备考》记载:“太昊伏羲氏,风姓,……都陈,在位一百一十五年崩。陵在河南陈州城北三里淮宁县界,国朝载入会典,恭遇国家大庆,遗官致祭。”《淮阳县志》记载清代各帝先后44次派钦差大臣国祭太昊伏羲。

 ⑾徐旭生·《中国远古传说时代》说:“我国人民有一部分从古代起,就自称华夏,又或单称夏或华,到春秋战国以后,华夏就成了我们种族的名字。他们对四外的民族作夷、作狄、作戎、作蛮,或其他较以上四名含义略窄的名字。可是以上的四族,在古代,华夏对他们的关系都不完全相同。《国语》记载:“蛮夷要服,戎狄荒服。”

⑿节选自《中国的祭礼》一书,题名另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