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 显仁殿:仁是生本

2016-12-14 17:23:33  31

北距统天殿十丈许,即为显仁殿,亦为太昊伏陵陵庙重点古建筑之一。显仁殿重檐歇山式,面阔7间,进深5间,建于直壁式台基之上,前后13级垂带式踏跺,砖砌象眼,檐柱24根,老檐柱18根,金柱8根,古镜式柱础,明间和次间均为棂子格扇门,尽置棂子隔扇支摘窗,后有框槛式板门。老檐门装有砖墙,砖墙和檐柱之间形成迥廊,单檐单昂三踩镏金斗拱,昂尾与下金桁相接,下檐一斗二升交麻叶头斗拱。檐柱和老檐间有双步梁和穿插枋相接,双步梁上由瓜柱承托月梁式单步梁和檐桁,瓜柱月梁间饰一斗二升斗拱承托下金桁,前金柱柱头承五架梁,五架梁上用柁墩承托三架梁,三架梁上承托上金桁,三架梁上脊瓜柱承托脊桁。中金桁、上金桁均为一斗二升交麻叶头攀间斗拱。龙凤大脊,雕龙正吻,垂脊有兽,上层戗脊自上而下为鱼、狻猊、海马。下层有围脊,角为合角吻。籽角梁头有套兽,四角悬凤铎。灰筒瓦覆顶,显仁殿结构朴实,端庄严谨而雄浑。殿前昔有铁熊一对,殿内坐落太昊伏羲氏、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三像。太昊伏羲氏圣坐于中,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左右配享,后废于民国战乱时期。因此说,显仁殿废以太昊伏羲氏为首的三皇像是近百年的事。

1995年女娲像始立于显仁殿内。显仁殿之所以名为“显仁”,“显”,彰显,突出一个“仁”字。显仁殿位于太昊伏羲陵主体建筑统天殿之后,仅距10米。九数为大,到了十数要归零,归零就是归。土纳万物,从数上可见显仁殿所显之“仁”其位置的重要。伏羲八卦、《易经》——中国文化——中国传统文化,最为精萃的一个字——“仁”。

何为“仁”?“仁”字,古字为“芯”,意为千人一心,众人共认共识。孔子将“仁”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品质。“仁”是孔子思想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,是孔子理想中的普遍的社会道德风范,又是孔子心目中君子道德修养的标准,他多次谈到“仁”,诸如:《礼·礼运》说:“仁者,义之本也,顺之体也,得之者尊。”《论语·颜渊篇》说:“克己复礼为仁。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矣。”《论语·里仁篇》又强调“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”。儒家的继承人孟子也多次谈到“仁”,诸如:《公孙丑·章句上》说:“仁则劳,不仁则耻。”《告子·章句上》说:“仁,人心也;义,人路也。”“仁”的解释是多样的,可谓“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”。“仁”作为一种精神品质,它的内涵是丰富的、深厚的。其包含了伦理、道德诸多方面的原则,“仁”具有复杂的心理要素,体现为:

1.《论语·颜渊篇》释“仁”说,“仁者先难而后获”,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“吃苦在前,享乐在后”。2.《论语·颜渊篇》释“仁”说,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”。这是说“仁”是人言语、行为的准则。3.《论语·子路篇》释“仁”说,“刚颜木纳近仁”。这也就是说,刚强、坚毅和大智若愚的迟钝、纳言,是接近仁的品格,相反,“巧言利色鲜矣仁”。(《论语·学而施篇》)而伶牙俐齿、巧言悦人或者笑脸知迎、虚伪奉承的人,不可能有仁德。《论语》一书集中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——仁。“仁”是儒家理想的、崇高而神圣的道德境界,是一切理论的中心,所有的关于“仁”“乐”的规范,都不过是手段,是为实现“仁”这一道德服务的。孔子思想以“仁”为核心,以为“仁”即“爱人”,提出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等论点,提倡“忠恕”之道,又以为推行“仁政”应以“礼”为规范,“克己复礼为仁”,又完成了一哲理性的升华:“礼”——“仁”。

中国的传统文化来源于中国的本源文化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答曰:儒家的“仁”是中国本源文化的大中和谐理论哲理的升华。

孔子受到《易经》大中和谐理论的启迪,第三次来陈国,那时他已经60岁了,在陈国他提出了儒家的最高思想境界——“中庸之道”。

“中庸之道”源于伏羲八卦。乾坤是天地的门户,八卦乾、兑、离、震、巽、坎、艮、坤,除乾坤这个天地门户之外余下六卦,每卦六爻,东离到西坎,东北的震对西南的巽,西北的艮对东南的兑,六六三十六爻,其阴阳都平衡对称。“八卦是三十六处都是春”,是说,春、平安,真、善、美,是全息的、平衡的,当然,也是相对的,并非绝对的。

伏羲画八卦发现了这个规律,天体必须这样,不这样的话,僭越了个别的位置,天上的金星、木星、水星、火星、水星等就要越轨,就要碰撞“打架”了,就会出现“星球大战”。

在人世间,人要生存,要和谐,也要遵循天道规律。首先要明确人类的位置,不明确自己的位置,僭越别人的位置,不讲秩序,天下就乱套了,就要发生战争了。

人是以人群而生存,人是社会中的一分子,人不是孤立的,各人有各人的位置。在远古伏羲时代,没有人群,人就要被野兽吃掉,所以讲究人的群体生存。随着历史的进步,“一夫一妻制”产生,家庭产生,私有制产生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,面对人类生存的物质财富,出现了分配问题,远近亲疏分配产生了公与私。你多得了,我就少得了;你占尽了,我就没有了。

几千年来的诸侯混战,封建王朝的改朝换代,是权力之争,但说到底是物质财富之争、分配所得之争。“中”是什么?是大家各站各的位置,共同存在,像享受天上的阳光一样,像分享大地的水分营养一样,不要超过各自位置与区域的界限,超过了各自位置与区域的界线,那就是不公了,那就是不“中”了,是没有行天道,没有天德,没有地德。所以,“中”是天道的大公。

周公在《周礼》中提出了“礼”,孔子在天下大乱的春秋,崇拜周公,面对乱世,提出了“克己复礼”,提出至公、至大、至中的“中庸之道”。中庸就是不前不后、不左不右、不上不下,就是适中,就是明确自己的位置,不要僭越别人的位置。这是说的礼序,办事要讲礼序。至而由“中庸之道”的“礼”升华到“仁”。

“仁”是什么?“仁者爱人”,所谓“爱人”,不是只爱哪一个人,是人都要爱。爱老人,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,爱别人,像爱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,博爱人人。“仁”的出发点是善,是礼,是大中之公,是恢复人性。

《论语·颜渊篇》释“仁”又提出“忠恕”。对上忠,“上”指祖上、上级,忠上是一种崇高道德和品质的表现;对左右,对下级,要“恕”,“恕”就是宽容。天下包容为大,包容是大地的美德,与四面八方的和谐团结,形成人自身的生存圈、保护圈,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人首先要自己心正,正己才能正人。自己不愿做的事,不要让别人去做;自己不喜欢的事,不要让别人去做。不讲别人爱不爱自己,自己要爱人,要主动施爱。不讲别人是不是能够宽待自己,自己首先要宽待人人,包容人人。

《论语·卫灵公篇》说:“志士仁人,无以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一个有仁心的人叫仁人,一个仁人不论在什么场合,不论在什么地点,不论在什么环境下,“威武不能屈,贫贱不能移,富贵不能淫”,要把做“仁”看成是一个人节操的存在,不要做伤害“仁”的事,不要说伤害“仁”的话,要做“仁人”,说“仁”话,做“仁”事,不能因自己或者小集团的利益而损害“仁”,哪怕是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,也不能做一个不“仁”的人。

《乾凿度》说:“故《易》者所以经天地,理人伦而明王道。是故八卦以建,五气以立,五常以之行,象法乾坤、顺阴阳,以正君臣、父子、夫妇之义,度时制宜,作网罟,以畋以渔,以赡人用。于是人民乃治,君亲以尊,臣子以顺,群生和治,各安其性,八卦之用。”“八卦之序在立,则五行变形。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,得五气以为五常,仁义礼智信是也。”“故道生于仁,立于礼,理于义,定于信,成于智。五者道德之分,天人之际也。圣人所以通天意,理人伦,而明至道也。”

孔子“读易韦编三绝”,参透了《易经》的核心,提出了儒家的最高思想境界——“中庸之道”,其基础是仁。儒家弟子进一步提出“三纲五常”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的“施仁系统”,成为中华民族奉行的纲纪。一家一户需要家长,一个氏族需要族长,一个国家需要“国君”,“家长”“族长”“国君”是家、氏族、国家的纲,没有这个“纲”就是一团乱麻,无法梳理。儒家“三纲”,指三条纲领 ——“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妻纲”;“五常”,指五项永恒原则——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这是儒学的基本道德规范。纲是鱼网上的大绳,与纲相对的是目,目是网眼。举起纲,网眼就张开。目对纲,是绝对服从的关系,要求为臣、为子、为妻要服从于君、父、夫,同时也要求君、父、夫为臣、子、妻作出表率。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、父子、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。“五常”即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儒学认为这五条原则是永恒不变的,所以称为“常”,是调整、规范君臣、父子、兄弟、夫妇、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,这是儒学的基本道德准则。

孔子儒家学说所谓的“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”的思想,源于《易经》天尊地卑、天阳地阴,说的是天道规律,阴阳相辅,主从有次,这个主不是绝对的主,是相对的主,这个次,也不是绝对的次,只是相对而言,没有绝对的主,也没有绝对的次。只有天生,没有地养,何为天地世界?只有女人,没有男人,何成人世间?只有君主,没有臣辅,何为天下?这里讲的是礼序,是秩序。没有规矩,何成方圆?

国君是“天”,“天”要像个天的样子,要具有“天德”。国君要想让臣子忠于国君,首先君主要是个君主,要有德有识,“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”,并能 “使臣以敬”,才可能让部下尽心尽责,忠于职守,没有纲常是不行的。君主若不具有“天德”,人民就要把他推翻,就会改朝换代。

在中国历史上,从远古到明清,凡仁德天下,天下有礼,天下仁治,仁则长,仁则久,仁则安。东汉班固撰《白虎通》中说:“君臣、父子、夫妇,六人也。所以称三纲何?一阴一阳谓之道,阳得阴而成,阴得阳而序,刚柔相配,故六人为三纲。”“纳才,张也。理也,纪也。大者为纳,小者为纪。所以张理上下,整齐人道也。”君臣、父子、夫妇为“三纲”,诸父子、兄弟、族人、诸舅、师长、朋友为“六纪”,这是把儒家的“仁”具体化了,整理成“三纲六纪”,构成了儒家的“施仁系统”,成为中华民族奉行的纲纪。这个“纲纪”的实质是大统一。社会制度不论是什么,大同社会也好,奴隶社会也好,封建社会也好,都需要它。没有它,社会就是一盘散沙,人不将人,家不将家,族不将族,国不将国。人就没法生存,必然是个了不断的乱世。社会制度的发展变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变化的结果,是历史老人在走,任何一代人都不能主宰,只能顺从,不能逆转。企图逆社会潮流而行那是与历史作对,对规律叫板,无不身败名裂,将被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。

伏羲伟大不朽,因为伏羲顺天应人,顺从天道,顺从规律。母系社会转型父系社会,野蛮社会进入文明社会,这是规律的程序,文明的程序。伏羲一统天下部落联盟,不是用战争而是用利于天下人的大道——“以卦治天下”。伏羲给各个后进的氏族部落传下了先进的网、先进的八卦、先进的制嫁娶等。所以,伏羲能够以本氏族蛇图腾为主体汇融飞禽走兽天下部落万邦,铸造了中华民族雏形,创造了龙天下。伏羲“以卦治天下” “教而不诛”,伏羲从不杀人,让人感到友好,让人感到善心,让人感到真诚而友爱,彼此和平共处,利益与共,“近者悦,远者来”,大家都是好朋友,人世间大和谐,天下大统一,能够易十七主,皆称伏羲,开创了一个伟大的远古太昊伏羲时代。伏羲的这个“征服”用的是“仁”,是爱。“仁”是天道,天道就是天德。以德治人,以德治家,以德治天下,怎么不天长地久呢?

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,从汉武帝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的2000多年来,各个朝代基本上都奉行儒术,以儒家理论治国,仁人志士都以“仁”作为做人的准则,“仁”的理念在中华民族,深入人心。“杀身成仁”和孟子的“舍生取义”,在任何情况之下,都要坚定不渝地进行仁德的培养。

由于加强了人的道德训练和修养,提高了人的道德素质,言“仁”,行“仁”,施“仁”,为了“仁”,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。“仁”,成为中华民族自我完善的神圣节操,像三国的关羽,千古被尊为“仁义之神”,像宋代的岳飞,千古被中华民族祭祀。“仁”是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标准和品质,是中华民族道德与品质的脊梁,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之所在。

显仁殿是太昊伏羲陵庙的主体建筑之一,位于统天殿之后,位置重要显赫。中华民族始祖太昊伏羲的天道——“仁爱天下”之核心。

通过“显仁”可见于世,上下有序,父慈而教,子孝而箴,兄爱而友,弟敬而顺,夫和而义,妻柔而正,姑慈而从,妇听而婉,长幼有伦,亲疏有序,从而各尽其责,各安其分。

一人显仁,一家显仁;家家显仁,户户显仁,一片净土;人人显仁,人人爱人,爱及人人,全民族显仁。那么,我们将是一个显仁的民族,一个显仁的国度,将是一个“礼仪之邦”,将会天下和谐,举世安康,趋向人类文明。

“仁”是什么?仁是善的升华,按照别人意志为别人、为民族、为国家做好事叫“善”,不是按别人意志,而是自己心出自觉为别人、为民族、为国家好事叫“仁”。历史发展到封建社会,阶级、贵贱、尊卑、贫富差距存在中国几千年了,这是客观存在,这是历史,这是社会,这是天下,哪个人能改变得了?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,抓“人心建设工程”,熏陶人心、改变人心,让人趋善,走向大统一是高明的治族、治国上策。圣人孔子又在“善”的基础上,升华了一个层次,让人走进比“善”更高的“仁”的境界,实在是为治人、治族、治国和大统一设计了一个妙境!中国人提出要做“仁人志士”,历史上出现的民族英雄就是中国人的楷模。安邦定国,中国需要,世代需要。

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,从伏羲八卦、《易经》——中国文化,而至中国传统文化——《周礼》——儒家文化—— “中庸之道” “仁”——中华民族高尚品质与道德节操的最高境界,这是中国本源文化的回归。周公回归、弘扬中国本源文化《周易》,用体现伏羲八卦的“礼”治天下,使周室江山统治800余年。

春秋时代孔子通古今之变,一家之言,提出了一套儒家治天下的理论,在以“礼”为主体的“仁”上,开出一片治乱世、治天下的新天地,回归中国本源文化,前后合观,返本开新,重建政治秩序和以德化民,为了实现这一理想,他奔走于列国之间,结果曲高和寡,如司马迁所说,“孔子明王道,千七十余君莫能用”,“惶惶如丧家之犬”,孔子没有实践他的崇高政治理想就离世了。

但从汉武帝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方始,肇始儒学治国之先河,从汉到明清,皆皆相从。这个相从,这个相承,不是偶然的,是历史的必然,是伏羲八卦、《易经》的沉淀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淀。之所以用“沉淀”来形容,因为历史是在兴亡中前进的,盛世就需要伏羲八卦、《易经》的规律来引领,衰退的转化中就丢弃,这大慨就是中国文化与规律同道的最突出的特点。

我们伟大的祖国正是有了这个治世的法宝,才保证了我们的祖国2000多年来在发展变化中大统一,而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,把儒家的最高思想境界“仁”保存下来了,代代相传。在中华民族始祖太昊伏羲的庙宇,以巍峨的显仁殿昭然于世,铸造了中华民族的“仁义之师”,熏陶着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。

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历史结论:1.伏羲八卦、《易经》是中华文化,是中国大统一、民族大和谐理论之根;2.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2000多年来的历代治国之术;3.“仁者无敌”,“仁”以对方为对偶存在,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,大中执一,行“中庸之道”,行仁道,行王道治国,保证了2000多年来中国版图的大统一,中华民族的大团结,保证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。

 

第十三 太始门:原始要终

 

显仁殿北两丈之距,便是太始门了。太始门为砖拱门洞,居于梯形高台正中,上镶披水砖,嵌青石匾一方,阴刻楷书“太始门”3字。匾上砌门楼式顶,砖雕替木、灰筒瓦盖顶,两端饰挂落台级。两侧有砖砌踏跺25级,可绕殿巡游,所以又叫“转厢楼”。

两踏跺外侧均有护墙,护墙外侧为砖拱圆券掖门,硬山式,清水大脊,砖瓦叠垂脊,有兽,小板瓦覆顶,寝殿坐落在太始门梯形高台之上,重檐歇山式,进深5间、殿内有檐柱20根,老檐柱12根,金柱4根,鼓腹柱础,棂子格扇门。老檐间装有砖墙,与檐柱形成回廊。檐柱与老檐柱间有穿插枋相接。整个梁架用一斗二升交麻叶头攀间斗拱,昂尾承托下金檩。其上清水大脊,龙形正吻,垂脊有兽,戗脊为砖瓦叠脊,依次有海马、斗牛等。岔脊为豸、狮子等,仔角梁饰套兽,灰筒瓦盖顶,龙纹勾头,龙凤八卦爻滴水,四角有风铎,下层有围脊,戗脊屋顶与上层相同。寝殿与太始门浑为一体,古朴宏伟,结构独特。

何为“太始”?

北宋元丰年间发现的《三坟·太古河图代姓纪》说:“清气未生,浊气未沉,游神未灵,五色未分,中有其物,冥冥而性存,谓之混沌,混沌为太始。太始者,元胎之萌也。太始之数一,一为太极。太极者,天地之父母也。一极易,天高明而清,地博厚而浊,谓之太易。太易者,天地之变也。太易之数二,二为两仪。两仪者,阴阳之形也,谓之太初。太初者,天地之交也。太初之数也,四盈易,四象变成万物,谓之太素,三才之始也。太素之数三,三盈易,天地盈,而生男女,谓之三才。三才者,天地之备也。”

我们从上述可知,太始、太极、太易、太初、太素、三才等说明了宇宙起源和万物起源发生的秩序,最初是“太始”。

太昊伏羲陵庙的这道门为什么称太始门?太昊伏羲陵庙由于整个是以八卦布阵,以阵代气,以气辅阵,所以这道门仍旧用“太始”命名,与太极门、先天门等互相呼应,与太昊伏羲陵墓相辅,形象地说明了太昊伏羲是中华民族最早的祖先,是“民族始祖”,置于中华民族的“太始”之位、人根之位。

太昊伏羲是中华民族始祖,是龙的鼻祖,不论人世间如何崇拜这位“人世间的上帝”,太昊伏羲终究是人,也要遵循天道规律逝世。万物归土,从无到有,从有到无,返璞归真。这个“真”,就是没有,返真到太始,要祭根、念根、思根。

整个太昊伏羲陵庙就是太始之点,因此,太始门又称“寝殿”,即太昊伏羲安息的殿宇。一般人已归土了,何需“寝殿”?之所以有“寝殿”的称呼,这是龙的子孙对老祖先的虔诚崇拜,用一个字概括——“孝”。

“孝”是伏羲文化的沉淀,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治国的一个重要方面,是中华民族报本返始、不数典忘祖的传统美德的体现。自汉武帝罢黜百家、独尊儒术后,其学说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儒家思想的主体是礼、乐、仁、义、忠恕、中庸、孝道。各个时期的儒家学说,为适应当时封建统治的需要而有所不同,但孝道观念一直是儒家所推崇和提倡的重要观念。

中国文化是阴阳文化,祖先死了,进入另一个世界。孝道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数千年以来,中国人都深深地受到这种观念的熏陶和影响。儒家孝道观十分重视死,把“事死”看成是生人尽孝的主要标志之一。

《中庸》说:“事死如生,事亡如存,仁智备矣。”《论语》说:“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。子曰:吾不与祭,如不祭。”“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”从历代所编撰的正史礼志和其他文献记载来看,儒家历来提倡孝道,并把“事死”或“丧礼”看成是孝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。 

儒家的孝道观源于周代。周人受远古祖先崇拜的影响,在宗教观上表现为尊祖,在伦理观上表现为孝祖,在丧葬观上表现为厚葬。

《诗经·周颂》曰:“于乎皇考,永世克孝。念兹皇祖,陟降庭止。……于乎皇王,继序思不忘;假哉皇考,绥予孝子。宣哲维人,文武维后,燕及皇天,克昌厥后。” 

《诗经·大雅》曰:“昭兹来许,绳其祖武,于万斯年,受天之佑。”

周人这些话意即用追孝来表示子孙后代决心继承祖业,按祖先法式办事,这样一来才会神及皇天、受天之佑。周人对去世的人,尤其对祖先的孝比对活人更为重视,期望得到祖先的在天之灵的呵护。 

孔子继承并发扬了《周礼》中的孝道观念,也十分重视孝在丧葬中的作用。

孔子在《论语·为政》回答弟子樊迟时说:“生,事之以礼;死,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。”当弟子宰我认为三年之丧太久时,孔子在《论语·阳货》中批评道:“予之不仁也!子生三年。然后免于父母之怀。夫三年之丧,天下之通丧也,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!”在丧葬上,孔子虽然不主张厚葬,主张崇尚精神性的悼念,但他倡导的孝道观,客观上对后世的厚葬之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故《淮南子·汜论训》曰:“厚葬久丧以送死,孔子之立也。”作为孔子继承者的孟子和荀子,更是先秦时期儒家孝道丧葬观的代表。孟子认为孝道是丧葬观的主体,积极倡导厚葬,并身体力行,为后世之楷模。

《孟子·公孙丑·章句下》记载了孟子厚葬其母的故事:孟子奉母仕于齐,母卒,他即派弟子充虞请匠人赶制棺椁,并吩咐要用上等木材。充虞认为孟子用上等木材制作精美的棺椁过于奢侈,孟子告诫充虞说:“古者棺椁无度。中古棺七寸,椁称之。自天子达于庶人,非直为观美也,然后尽于人心,不得不可以为悦,无财不可以为悦。得之为有财,古之人皆用之,吾何为独不然?”在孟子看来,厚葬非只为观美也,而是为了讲礼尽孝,否则就是不孝。孟子以后,厚葬被冠以礼、孝的美名,左右了中国几千年的丧葬风俗。 荀子也十分强调礼、孝在丧葬中的重要性。

《荀子·礼论》说:“丧礼者,以生者饰死者也。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。故如死如生,如亡如存,终始一也。礼者,谨于治生死者也。生,人之始也;死,人之终也。终始俱善,人道毕矣,故君子敬始而慎终……夫厚其生而薄其死,是敬其有知而漫其无知也,是奸人之道,而倍叛之心也。”

到了秦汉时期,儒家的孝道丧葬观主要反映在《孝经》中,《孝经》是西汉儒家孝道思想的集中反映。《孝经·纪孝行章》曰:“孝子之事亲也,居则致其敬,兼则致其乐,病则致其忧,丧则致其哀,祭则致其严。”

上述说明,祖上过世时,要以哀痛的心情隆重料理丧事;在行祭祀时,要以严肃的态度来追思父母,这才称得上孝。儒家这种孝道丧葬观念深入当时的民心,对当时的丧葬习俗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。

由汉迄清,各代都奉行传统的慎终追远、事亡如事存的儒家孝道丧葬观,把丧葬视为人生中最重要的大事,认为孝莫重于丧。在这种儒家孝道观念的支配下,厚葬历代都盛行。

孝道是人际关系的基础、准则,也是人际关系的第一步,比照的第一条诫命,真正的人际关系维系于孝道。交友时看他对父母的态度是不是孝,他如何对待父母,就会如何对待自己亲密的人。孝对于中华民族说来,不仅是一种民族美德,而且成了判断是否可以交友的标准。对于家庭是这样,对于宗族是这样,对于中华民族来说,孝祖敬祖,仍然是第一件大事。

人从哪里来?要回哪里去?落叶归根,水流千转归大海。报本返始,饮水要思源。“事死如生,事亡如存,仁智备矣”,“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”。天生万物,地养万物,我们的祖先铸造了中华民族,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,龙的子孙要敬天,尊重天,爱护天,不可超越天,要顺天,遵命于大自然,遵循宇宙天道规律。要尊地,爱护大地,像爱护母亲一样呵护大地上的一切,保护大地与人类共同生存的动物链与生物链,像大地母亲一样包容一切,和谐人类的生存环境。要尚祖孝祖,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地爱护它,要继往开来,保证我们伟大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,保证我们伟大的祖国和谐统一,保证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代代相传,永远不被割断。

明代开国太祖朱元璋,当了皇帝不忘中国人祖太昊伏羲,尚祖尚德孝祖,报本返始,当江山稳定之后,亲自撰写祭文,祭祀太昊伏羲,开创了明代御祭中国人祖的先例,为天下人孝祖作出了典范,至今寝殿内仍立有明正德八年(1513年)所立明太祖朱元璋的“御祭碑”一通,所以寝殿又称“御碑亭”。这通御是太昊伏羲陵庙一通历史最悠久的御碑,其碑文曰:

“赐进士第奉议大夫、奉敕整饬陈州等处兵备理刑、河南等提刑按祭司佥事臣冯相命本州知州杜杰等立石。

“维洪武四年(1371年),岁次辛亥,正月二十二日。

“皇帝御名谨遣会同馆副使臣路景贤敢诏告于伏羲氏之陵:朕生后世,为民于草野之间,当前元失驭,天下纷纭,乃乘群雄大乱之秋,集众用武,荷皇天后眷佑,遂平暴乱,以有天下,主宰庶民,今已三年矣。君生上古,继天立极,作丞民主,神功圣德,垂裕至今。朕典百神之祀,考君陵墓在此,然相去年岁极远。朕观经典所载,虽切慕于衷,奈禀性之愚,时有今古,民俗亦异,惟仰神君,万世所法。特遣官奠祀于陵,圣灵不昧,尚其纳焉!尚飨。正德八年岁次癸酉夏六月吉日。”

明代是中国民族文化灿烂的一代王朝,中华文化复兴,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继往开来。

朱元璋不仅肇始了明代御祭、国祭中华民族始祖伏羲的先例,并发出昭书通令全国,各郡县禁止元代祭习的“通祀三皇(太昊伏羲氏、炎帝神农氏、黄帝轩辕氏)”,认为这样祭祀有渎始祖伏羲,只有太昊伏羲的故都陈州(今河南省淮阳)太昊伏羲陵庙才有资格祭祀太昊伏羲,同时在京师建的“三皇庙”朝廷祭祀太昊伏羲,突出了祭祀中华民族始祖规格专祭的严肃性与一元性。从朱元璋开创明代国祭太昊伏羲之后,明清两代王朝,先后57次皇帝派钦差大臣来陈州国祭中华民族始祖太昊伏羲。

历史的经验证明:要消灭一个民族,首先要消灭它的民族文化,如果这个民族的民族文化灭亡了,那么,这个民族就灭亡了;要振兴一个民族首先要振兴它的民族文化,如果这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振兴了,那么,这个民族就会繁荣昌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