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 中国人的“老祖坟”

2016-12-14 17:25:26  61

太昊陵,亦称伏羲陵,又称太昊伏羲陵,坐落在太昊伏羲故都宛丘的西北12里,今河南省东部淮阳县城(陈楚故城)向北3里的龙湖之滨。陵高八寻(一寻八尺),正前方碑文“太昊伏羲氏之莫(墓)”。其气势磅礴,巍峨雄伟,坐北向南,天圆地方,是中国人祖、中华龙的鼻祖、中华文化始祖太昊伏羲的陵墓,是中国人的“老祖坟”,百姓俗称“人祖坟”。

太昊陵是中国人的“老祖坟”,是中国人的根,是中国远古时代重要的文化遗存。

太昊陵古位于黄河之畔,紧临16500亩龙湖水,坐落在广阔的黄河、淮河冲积的大平原上,古昔蔡水从西向东缓缓流淌。蔡水俗称蔡河,蔡水即龟水,古有“伏羲于蔡水得白龟”之说。蔡河是一条历史河,是一条文化河。

太昊伏羲是龙的崇拜,是中华龙的鼻祖,太昊伏羲的子孙是龙的子孙。中国历史有多久,太昊伏羲陵就有多久。龙生生不息,龙的子孙生生不息,凡是太阳照到的地方就有龙的子孙,凡是有水的地方就受太昊伏羲的恩惠。

太昊陵是人祖太昊伏羲的长眠圣地,是中华民族始祖的象征。千古以来,它以共同的民族信仰、民族意识、民族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儿女。

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,是一个不数典忘祖的民族,龙的子孙“事死如事生,事亡犹事存”,不论如何改朝换代,以历史的、自觉的、广泛的群众性的特点代代相承朝祖谒陵,祭祀我们伟大的祖先。

太昊伏羲是中华龙的鼻祖,自称龙的子孙的中国人把太昊伏羲陵呼为“人祖坟”,俗中见朴,朴中藏古,是对自己民族始祖陵墓最恰当、最确切的称呼,是一种原生态的称谓。它是中国人祖的坟墓,是中国人民族思想、民族信仰载体的“支撑”。

这个“支撑”具有历史性、民族性、人民性、自发性、稳定性、连续性与广泛性,并具有深入人心不可掠夺的、坚如磐石不可改变的、潜移默化的、前仆后继的力量,同时也是中国人根、中华民族根、中华龙根、中华文化根的集中体现,是中国精神的“太极永动机”。

中国龙的考古断代是6000年~8000年,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,太昊陵巍峨屹立,历史上风风雨雨没有摧毁它,黄河、淮河滚滚洪水没有湮灭它。有龙的子孙在,就有“人祖坟”在;龙的子孙生生不息,“人祖坟”就万古长存。“人祖坟”与龙的子孙同在, “人祖坟”与中华民族共存亡。

吃水不忘挖井人,中国不忘老祖先。

中华民族今有13亿人,这个民族的人口等于一个欧洲人口。

中华民族为什么这样的繁荣昌盛,为什么有如此庞大的生命力?根深、根长才能长成参天大树,源远、源高才能源远流长。中国人根是太昊伏羲,中国人根是龙,龙生生不息,中国人生生不息,中国生生不息。人讲其祖,无祖则无族,无族则无国。若失其祖,就要亡族灭种,就要亡族灭国。一个民族共同的人根、文化根,是一个民族之本之源。一个民族的存在,是由民族精神、民族意识、民族信仰“支撑”的。这个“支撑”,就是祖先。什么种子长什么苗,什么样的祖先有什么样的子孙,祖先的区别就是民族的区别。

我们的祖先伏羲教化天下是讲规律的,顺天生生不息。中华民族敬天孝祖、报本返始,敬天、畏天、顺天,孝顺祖先、崇敬祖坟,世世代代如此,千古成俗。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,这是民族素质、民族情操,这是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人伦保障。

按照中国人的文化思维,祖先是中国人生命之根,祖坟是祖先的象征,是教育子孙不忘本的载体。饮水思源,要知恩、感恩、报恩,孝祖、敬祖、尚祖,尊老、敬老、尚老,顺天道、顺规律,重人伦、重德行,建立纲常秩序,建立社会道德规范,这是治国治世的保障。

人始于少,发于壮,终于老,人的一生如朝露闪电,人生人亡,人人如此,这是规律,也是社会秩序。 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,天尊地卑,上下有序,遵循规律,从而知“君臣、夫妻、兄弟”之“三纲”,知上知下、知左知右之“五常”,知一个人所处的位置,然后再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

在中国历史上,敬天孝祖对安国、安族、安姓、安家、育人等道德规范的传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,何止仅仅是对死者上天之灵的宽慰呢?远远超越这个范畴。对于整个社会来说,不论在任何时代,首先需要的是安定与和谐,这是历代统治阶级所必须的治法。

人知行孝了,道德素质提高了,一家安定了,一姓安定了,一族安定了,一方安定了,整个天下也就安定了。君敬、臣忠、民宁、人和,我知爱,你知爱,他知爱,人人知爱,大家知爱,天下安定了,社会就安定了,人世间就太平了。

东西文化不同,西方人去世了,没有什么祭奠。他们有国家领袖,他们没有共同的祖先。他们遇到了意外的灾难,下意识地呼叫“上帝啊”,上帝是神。中国文化则完全不同于西方,中国人若遇到不测,下意识惊呼“我的妈呀”,首当其冲的保护者是人,是妈妈,是祖上。远古时中国人去世,进行土葬,埋个坟茔纪念死者,清明、除夕子孙祭奠,寄托子孙的哀思,按照我们民族的习俗,一个氏族有坟园,一个姓氏有坟园,历史上,氏族的祖坟与姓氏的开姓始祖坟是十分神圣的,是一个氏族与一个姓氏祖先的象征。

在二十四节气中有清明节,清明节就是中华民族的“祭祖节”,家家户户都要去坟园添坟扫墓,为先人敬上一份火纸,摆上贡果,祭奠先人,表示后来人对死者、先人的怀念,是人之长情,培养后来人不忘前人,继承前人意志的感情,这是父代对子代的延续,是子代对孙代的延续,以逝者教育活人,以保障民族素质。

在大年除夕,家家户户也要到坟园对祖先进行祭祀,红白喜事也到坟园祭祀。若有人在祖坟上动一掀土,或者对祖坟有一点亵渎行为的话,那么将会遭受到全氏族、全姓氏众的声讨,甚至发生拼命械斗,为什么?动了他的“老祖坟”,这反映了对祖先的尊重与崇拜,也是对整个姓氏与氏族的自我价值体现。中国人把自己的生命与祖先的生命看成一条生命链,视自己生命为祖先生命的延续。

太昊伏羲陵俗称“人祖坟”,是中华民族始祖的“老祖坟”,是民族始祖的陵墓,其历史地位、民族地位、文化地位犹为重要。“祖坟”居于何位?可以说无与伦比。其涉及到整个民族的民族信仰、民族意识、民族精神,甚至民族生命,这种民族的信仰支柱与思想支柱筑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大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