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 远古“伏羲墓”

2016-12-14 17:25:51  161

中华民族的“老祖坟”是神圣的民族始祖的象征,是民族崇拜的载体。然而我们的老祖先太昊伏羲生活在6000多年前,与我们隔着一个遥远的历史空间,当时有没有“人祖坟”?何时有了“人祖坟”?“人祖坟”是怎样来的?太昊陵是怎样来的?人们免不了想追根求源,弄个明白。

我们不是盲目的历史崇拜者,我们也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,在历史老人面前,我们首先要正视它,要尊重它。然而要弄清历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需要从考古、先秦文献等大量可靠的史料,来寻觅人祖坟的历史信息。只有在尊重历史客观存在的前提与基础上,来慢慢弄清太昊伏羲陵的来龙去脉,以得出一个比较恰当的结论。

太昊伏羲是中国远古传说时代的人物。历史太遥远了,因此,大家谈到太昊陵的历史时,一些文献常说“陵建于何时无可考”。

人世间万般事物皆事出有因,皆有始有终、有因有果,陵是人建的,否则,不会有人祖坟,不会有陵。

“人祖坟”始建于何代?人祖陵何时称谓?我们只能从大量考古与历史文献中得出结论。太昊伏羲是史前的历史人物,是中国人祖,那个时代没有文字,当然没有文字记载。对于最古老的文字的出现,今人的认证是甲骨文,而甲骨文只有3600年的历史,从没有文字到有文字,从口耳相传的古史传说时代到信史时代,其间有一个遥远的历史空间,这个历史空间长达3000余年。在春秋时方有太昊陵之记载的反映,所以我们谈起太昊伏羲陵的时候,一般常说“无可考”。其实,人世间的事与物都是可考的,人祖坟也是可考的,不过,需要从大量的史料中理清罢了,需要有一个认识的过程、发现的过程、论证的过程。我们也要对“人祖坟”、太昊陵的历史进行考证。

要弄清楚这个问题,首先要弄清中国远古时代的葬制。要弄清远古时代的葬制,我们只能从反映远古时代的可靠史料中去寻找依据。这个可靠的依据只能在“六书”中去寻觅,因为“六书”是经过孔子整理的夏、商、周三代史书的遗存,这就是《诗经》中所说的“诗书易,礼春秋,号六经”。“六书”是中国历史、中国文化的基石,如果离开了这个基石,那么我们的讨论就很困难了。《易经》是“六书”之一,记载的是三代及三代前遗留的文化,反映了远古风俗,而三代的风俗则反映了中国的远古遗俗。孔子在《周易·系辞下》中说:“古之葬者,厚衣之以薪,葬之中野,不封不树,丧期无数。”这个“古”指的就是中国远古时期。

《周易·系辞》是孔子根据夏、商、周三代之“礼”整理而撰,所谓“经”,是从汉代起对“正史”的称呼。“正史”是历史的记忆与传承,所以《周易·系辞》这个说法是历史的传承,是中国远古时代的传承,是可靠的材料。“薪”,是柴草。在远古时代的葬制简单而自然,人死了,在大川上,把尸体放在柴草上,再在尸体上盖了草作掩,不封土,也不栽树作标志。这就是中国远古时代的葬俗。从这种葬制可知,那时候当然没有为坟。 “葬”是象形字,其上是“草”字头,其下是“草”字尾,中间是“死”字。“葬”字形象地说明了古人的葬俗。人死了,放在草上,盖上草,是为“葬”。所以说,“葬”字本身也作了远古时代葬俗的旁证。中国远古时代是原始氏族公社,是一个氏族图腾崇拜的时代,先人认为“万物有灵”,人死了灵魂不灭。这种“葬制”——草葬,延续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。

在远古时代,“坟”与“墓”不是一个概念。“坟”是土堆、高地的意义,而“墓”指平地。虽然二者都是葬人之所,但二者有严格的区别。 “坟”,高,是由土隆起的;“墓”,平,没有土隆起,地面上也没有什么标志。

《礼记·檀弓上》记载:“古者墓而不坟。”这里所说“墓而不坟”,是指人死之后埋葬在土里,地面上没有隆起的坟堆,也不栽树作标志。这就是说,有“墓”而没有土堆隆起的“坟”,在地面上没有标志。《礼记》是东汉戴圣的著作,是继周礼的历史之书,古来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。《礼记》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影响,具有科学价值,戴圣所说的话给我们提供了参考之据。

人是宇宙间的万物之一,宇宙间万物都要遵循宇宙规律,人当然不例外。万物归土,人当然也不能长存,也要归土,若人都不死,地球难以盛下,那就违反了上帝的规律。

万物有“天杀”,一年四季的春生、夏长、秋槁、冬藏,“秋槁”就是“天杀”。草有青有黄,人有生有死。人的生命周期较长,能生存几十年,但也必然要接受“天杀”。伏羲冠了那么多称号,但说到底,伏羲也是人,也是要死的。伏羲这位“人世间的上帝”逝世后也要接受大地湾文化遗址所发掘的“葬俗”,也要土葬。从考古资料可知,伏羲时代已不是草葬,已经进入了土葬,土葬不像草葬,而是把死者埋藏在土里,这就是后来所说的“墓而不坟”。而葬伏羲的地方就是“伏羲墓”。因此,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得出结论,伏羲墓就是后来所说的太昊伏羲陵,是中国远古时的文化遗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