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 中国国根宛丘

2016-12-14 17:39:21  193

太昊伏羲故都,故都者,即故城,可以简称“羲城”,即太昊伏羲城,关于“羲城”倒有记载。

《水经注·卷二十二》记载淮阳东北有“羲城实中”:“陈城故陈国也,伏牺、神农并都之。城东北三十里许,犹有羲城实中。”

这则记载说明,陈国有“羲城实中”,一个“羲”字把问题说清楚了。而“羲城实中”当是故陈国之都。但是,另外一个问题产生了,陈国的国都不在今淮阳城,如果真如此,宛丘城在今淮阳“城东北三十里许”,朱丘寺当是宛丘圣地。若存在这个历史事实,陈城为什么迁徙?这个说法是否真实?

淮阳县东北30里有一高台遗址高3米,据《新五代史》记载:“五代赵丑曾在此为梁太祖朱全忠立生祠,后建朱丘寺,民间称谓之。”

朱丘寺位于黄路口乡王菜园东南,面积4.5万平方米,文化层厚3米~5米,中央高,四方低。公路从遗址的东半部穿过,路东的遗址已被挖平。

1990年进行调查时,从路西断面上可知,该遗址高3米,暴露出两座夯土墙建筑,南部建筑基址,两边为夯土墙,墙宽0.6米、高约2米,南北宽6米;其北部为夯土台基,南北宽9米。采集有大汶口文化的夹砂红陶鸭咀形鼎足、壶和龙山文化的篮纹、方格纹、绳纹陶片,器形有灰陶鼎、深腹罐、圈足盘、敞口碗等,属新石器文化遗址,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从地望和该遗址的文化特征看,与《水经注》记载的“羲城实中”吻合。

《水经注》是中国古代的地理名著,作者是北魏(386年—534年)的郦道元。三国时的桑钦写了《水经》一书,郦道元作注,得名《水经注》。郦道元博学广识,为了著作此书,他的足迹遍及长城以南、秦岭和淮河以北,他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,引书多达437种,辑录了汉魏金石碑刻多达350种,还采录了不少民间歌谣、谚语方言、传说故事等,并对所得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,亲自实地考察,寻访古迹,追末溯源,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。这本书实际上是我国北魏以前的古代地理总结,书中许多珍贵资料早已失传,不少人从中可以辑佚或校正一些古籍。我们从《水经注》的历史地位与文化地位可知,郦道元所记载:“淮阳东北有羲城实中,(陈城)故陈国也,伏牺、神农并都之。城东北三十里许,犹有羲城实中。”这当是中国远古时代一代接一代的“口史”至“信史”的历史记载,是可靠的事实,在淮阳县城东北确有“羲城实中”。有其实,才有其传,有其传,才有其说,有其说,才有其记载。这个“羲城”名副其实,朱丘寺遗址是不是太昊伏羲故都?

《淮阳县志》记载:“朱丘寺西北有伏羲庙。”那里的伏羲庙早没有了,而且连遗址也没有,当地百姓传说有之。可以肯定的是伏羲庙在朱丘寺之前,伏羲庙因太昊伏羲而建,不会因朱丘寺而建,地方志书关于伏羲庙的记载,也佐证了郦道元记载的“淮阳东北有羲城实中”的可能性。

朱丘寺即太昊伏羲城,根据有四:

1.陈地范围之内朱丘寺遗址面积为500万平方米,文化层厚3米~5米,面积大,是中国远古时代集族聚居之所;

2.朱丘寺遗址中央高、四方低的高台,与宛丘形状相吻合;

3.考古发掘是朱丘寺遗址新石器文化遗址,时代与太昊伏羲时代相吻合。

4.《淮阳县志》记载:“朱丘寺西北有伏羲庙。”伏羲庙是祭祀伏羲的场所。

朱丘寺遗址新石器文化遗址,时代与太昊伏羲相吻合,虽然没有证明是太昊伏羲故都的第一手资料,但也感谢郦道元在1500年前,在交通工具还是车马的时代,能够徒步调查研究,为后人所作 “羲城实中”的记载。“羲城”者,伏羲之城,“实中”中,“羲城”之称名。郦道元之所以作了这样的记载,说明他认为朱丘寺遗址是太昊伏羲故都。伏羲时代太遥远了,对于遥远的历史,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而忘记历史是常常发生的事情。像1993年在淮阳召开伏羲文化研究会,北京大学历史教授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不知道伏羲故都宛丘一样,不足为奇。历史老人常常与人开玩笑,常常戴上面纱,不让人看清楚。

淮阳从称宛丘距今的8000年,从称宛丘到称陈距今的5000年,从称陈到陈国距今的3000年,从陈国到淮阳距今的2000年,均未有关于宛丘的正史记载,即便至清代,不论《陈州府志》或是《淮阳县志》,关于太昊伏羲的记载只有像《左传》一样的“陈,太昊之墟也”,关于宛丘位置也同样没有确切的记载。

宛丘的确切地点在何处?郦道元这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在他的《水经注》又云:“宛丘在陈城南道东。” 这里反映了一个重大问题,1500年前的郦道元离太昊伏羲时代至少已5000年了,5000年以后的人,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前提下,又听说了太昊伏羲故都遗址在陈城的东南方向,想必郦夫子也是要去考察一番的吧,但他也没有得出宛丘位置的确切定案,作了一个问题两个结论的记载。

何处是宛丘?郦道元将没有解决的关于中国人祖太昊伏羲故都的问题留给了后人,我们只好从其他的历史记载中慢慢寻觅与考察。《晋书》是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的晋国(265年—420年)的正史,在《晋书·地道记》记载:“陈城南道东有宛丘,渐欲平。”

作为正史,这是记载太昊伏羲故都具体方位的第一则记载,应当是较为可靠的史料,记载的时间几乎与北魏郦道元同时。其位置在“陈城南道东”,即在陈城的东南方向,具体离陈城多远,没有定论。宛丘是个高台,但是“渐欲平”,这里记载了宛丘的原始状态。这个资料非常宝贵,把宛丘说清楚了。晋国当时处于战国时代,一个战乱的时代,在飘摇的历史风雨中,尽管太昊后裔也融溶于华夏族,散为“编户”,可太昊伏羲故都还存在着,还有遗迹,还是一个“渐欲平”的历史高台。这就是在1700年前左右关于太昊伏羲故都文化遗址的历史结论。

宋代《太平寰宇记》记载:“宛丘在县东南五里,高二丈。”《太平寰宇记》是北宋初期宋太宗赵炅太平兴国年间(976年—983年)一部著名的地理总志。《太平寰宇记》继承了唐朝李吉甫《元和郡县图志》的体裁,记述了宋初十三道范围的全国政区建置。所载政区取制于太平兴国后期,可补《元丰九域志》《舆地广记》所不载,是考察北宋初期政区建置变迁的主要资料。其所载府州县沿革,多上溯周秦汉,迄五代、宋初,尤其是对东晋南北朝、五代十国的政区建置,较其他志书详尽,可补史籍之缺。府州下备载领县、距两京里程、至邻州的四至八到、土产,县下记录距府州方位里数、管乡及各地自前代至宋初的州县沿革﹑山川形势﹑人情风俗、交通、人物姓氏、土特产等。广泛引用了历代史书﹑地志﹑文集﹑碑刻﹑诗赋以至仙佛杂记﹐约200种。境内山川、湖泽、城邑、乡聚、关塞、亭障、名胜古迹、祠庙、陵墓等,篇帙浩繁,内容详瞻,故《太平寰宇记》的记载﹐对于研究自汉迄宋﹐特别是唐与五代十国史﹐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,是研究历史文化、自然地理的宝贵资料。此书对宛丘的具体位置概况作了大致描述:“宛丘在县东南五里,高二丈。”

北宋初期宋太宗赵炅是一位开明的帝王,他要把中国民族文化的“家底”弄个明白,集中文化人编了这部具有重要资料价值的史书,把中国人祖太昊伏羲的故都宛丘弄了个明白。宛丘在何处?在陈城的东南方向,距离陈城五里。宛丘是什么状态呢?是一个“高二丈”的高台。这就是在1000年前左右关于太昊伏羲故都文化遗址的历史结论。

元代陈绎曾的《诗谱》是一部研究诗作的作品,其中谈及《诗经》,涉及《陈风》十首的《宛丘》,其中有“陈都于宛丘之侧”之说。很显然,陈绎曾之说也是沿袭宋代《太平寰宇记》的记载,也说明宛丘在陈城附近,但没有记载宛丘在陈城的什么方向,远不及《太平寰宇记》记载之具体。《淮阳县志》记载“宛丘在县东南”,这条记载实际上也是沿袭宋代《太平寰宇记》的记载,没什么变化。

我们通过比较研究,关于宛丘的记载,最早的是战国时代正史《晋书》记载:“陈城南道东有宛丘,渐欲平。”北魏郦道元考察了太昊伏羲故都,发现了陈城东北35里“犹有羲城实中”,还发现“宛丘在陈城南道东。”这说明伏羲宛丘的迁徙,或者“羲城”也是太昊伏羲故城,或者曾经都过的地方,或者是另一个伏羲部族的都城。但郦道元最后是明确宛丘的位置,与《晋书》相同。总之,不到500年,宋代《太平寰宇记》记载:“宛丘在县东南五里,高二丈。”宛丘只剩下“高二丈”的高台了。500年历史风风雨雨,使它还剩余“二丈”之高,可见宛丘是何等一个高台建筑!

历史文献的比较研究使我们确信,中国人祖太昊伏羲宛丘就在淮阳城的东南方向的5里左右。这些历史记载有:

1.“陈城南道东有宛丘,渐欲平”;

2.“宛丘在县东南五里,高二丈”;

3.“陈都于宛丘之侧”。

结论是:宛丘在淮阳城之侧,在今淮阳城的东南方向,距离淮阳5里。这儿就是太昊伏羲故都,同时也是炎帝神农氏的故都。

在中国新石器时代,太昊伏羲第一次统一了天下部落万邦,铸造了“中华民族的雏形”,以龙纪官,都于宛丘建立了“古中国”第一个原始政权,其范围在今豫东、鲁皖西北,后渐进扩大到中原。考古发掘也证明了这些。太昊伏羲开辟了龙天下,宛丘是中国国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