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 中国盛大的祭坛

2016-12-14 17:49:52  40

祭祖是中华民族的大事,伏羲故都是中国盛大的祭坛。相传,伏羲生于正月十六,崩于七月十九。伏羲故里甘肃天水市伏羲庙一年春、秋两祭。至今,伏羲故都河南淮阳每半月一小祭,农历初一、十五为“祭祖日”;每年一大祭,春二月整整一个月为“祭祖会”。二月朝祖谒陵的祭祖会有这样几个特点:

1.历史的悠久性

从伏羲氏殁,伏羲就享有厚祀。在图腾崇拜社会,无陵墓时期,伏羲陵是一个原始大歌舞场,龙的子孙用歌舞、人丁兴旺来祭祀伏羲;在陵墓出现之后,龙的子孙来朝祖谒陵,辽宁查海龙的断代是8000年,太昊伏羲是龙的图腾,那么太昊伏羲的断代也当8000年,这个悠久的历史空间,龙的子孙世代祭祖,一直延续至今。

2.民族的大统一性

太昊伏羲是中国人祖,是中国(古中原)、东夷、西戎、南蛮、北狄五方之民的共同祖先,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,祖在族在,祖亡国亡。中华民族生生不息,各朝历代自称是“龙的子孙”的各兄弟民族,每年二月,河南、甘肃、河北、山东、安徽、四川、湖南、湖北、云南、浙江等地伏羲子孙共来祭祖。“普天之下”是龙国、龙族、龙土,龙的子孙用山河祭奠自己的民族始祖,全国伏羲、女娲的文化古遗迹——伏羲陵、伏羲洞、伏羲山、伏羲台等200余处,中华儿女永远祭奠自己的民族始祖,具有全方位的民族性。

3.全民的广泛性

几千年来中国对中国人祖太昊伏羲的祭祀,不论工、农、商、学、兵,各个阶层都来朝祖谒陵,不是局部的,而是全民性地、普遍性地对祖先进行祭奠。

4.祭祖时间的严格性

中国是阴阳文化。阴阳文化是伏羲八卦传下来的,认为宇宙世界是一个阴阳世界,万物是阴阳的物质变化。祭祖讲时间的阴阳对接,古人讲祭祖的吉日良辰。何为吉日良辰?于一天,阴阳相接的时刻是在子时,子时是盛阴生阳的时刻;于一月,盛阴生阳的时刻是初一、或盛阳生阴的时刻是十五;于一年,盛阴接阳的时刻是正月冬至日,阴气极盛,子时达到阴的零点,开始上升,春雷动,百草发芽,万物萌动,盛阴退位,阳气复生。农历二月,是一年阴阳之接的季节,龙的子孙所祈求的人祖在天之灵会听得最清,看得最清。所以,民间俗称农历二月二为“龙抬头”,这时祭祖是恰如其分的时候。龙的子孙天南地北,南至南国,北至北疆,不约而同前来祭祖。

5.历史的连续性

祭祖不是偶然的,而是必然的;不是时有时无的,而是一代接一代的传承,朝祖会是连续的。

6.全民的自觉性

自古以来,中国龙的子孙祭祖是尽子孙之孝,是一种民族美德,是子孙对祖先的一种自觉行动。龙的子孙都会自觉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祭祀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,不需要号令。龙的子孙把祭祖视为人的美德,视为一种民族美德。

7.天下祭祖人心的稳定性

太昊伏羲一直处在中国人祖地位,被誉为“百王之先”“三皇之首”“五帝之尊”,至明清其中国人祖地位没有动摇,至今中华民族都自称“龙的子孙”没有变化,几千年来不论如何改朝换代,各个王朝都要对太昊伏羲进行国祭,民间祭祀不绝。

8.各民族的广泛性

在中国,黄河上下,大江南北,中国(古中原)、东夷、西戎(西藏)、南蛮(百越民族等)、北狄(蒙古族等)五方之民,中华民族都是龙的子孙,共祭祖先太昊伏羲。

9.祭祖庙会祭众最多的唯尊性

各地龙的子孙,南船北马,云集于太昊伏羲陵庙,千古以来二月朝祖会祭祀人众,每日里多达一二十万人。人多时,能把伏羲陵庙周围三里的井水喝干,只得吃白萝卜解渴!直至当代如此,2008年农历二月十五,日祭祖人数超过85万人。

10.祭祖庙会时间最长的唯一性

太昊伏羲的祭祀庙会,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,长达整整一个月。农历三月三方祭黄帝轩辕,而且时间只有一天。中国始祖与中国人文初始祭奠的顺序有先后之别,时间有长短之辨。在中国远古帝王中厚享庙会之祀,没有第二者可以与太昊伏羲媲美。在祭祖开始的时间选择上,庙会起于龙抬头日——农历二月二,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,象征天长地久。

11.龙旗庙会祭祖的唯一性

太昊伏羲是龙的鼻祖,四面八方的龙的子孙朝祖谒陵,高举着龙的旗帜,一队队徐徐缓步进入陵庙。龙旗五彩缤纷,上面画着各样各色的龙,有的是黄旗青龙,有的是红旗黑龙,有的是青旗黄龙,有的是红旗赤龙,以黄旗青龙为多。有的龙旗是飞龙,有的是盘龙,有的是走龙,有的是云龙。各种各样的色彩、形状,汇聚成人世间龙的大海,表达着龙的子孙对龙的鼻祖太昊伏羲祭祀的虔诚情结。

中国是一个历史大统一的国家,是一个文明没有割断过的国家。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,“家长”只有一个,祖先只有一个,祖先系家,祖先系族,祖先系国。号称“礼仪之邦”的中华民族,后续青烟,从来不数典忘祖。尽管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,循天道规律改朝换代,但中国人祖太昊伏羲庙一代又一代地保存、流传,对始祖的祭祀一代又一代地继承相袭。这是民族利益,这是国家利益。

对伏羲的祭祀是祖先的崇拜,是原始宗教遗俗崇拜,是民族信仰,是民族精神,是民族崇拜。数千年举国公祭太昊伏羲,说明了一个真理——历史的才是民族的,民族的才是世界的。这是持久的民族共识,是共同的民族心理,这种流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“共同心理”,以广泛的思想影响,深入人心的社会作用,支配了龙的子孙千百年的精神生活,成为民族传统。不需“下诏”,不需要指令,也不需要宣传,官民上下自然而为。只有这样,人人、家家、族族、举国才能心安道得,才能找到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归依,才能找到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。

祖庙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经典,是对中国文化、民族文化的诠注,是国人进行民族传统教育与传承的圣地。龙的子孙在朝祖谒陵的肃穆气氛里,受到的是做人、治家、治国、安邦最基本、最需要的智慧教育与美德熏陶。中国人的底线在这里,中国信仰的底线在这里,中国精神的底线在这里,中国道德的底线在这里。庙宇的传承,是祖先的传承,是历史的传承。伏羲陵庙一代接一代的传承,是中华民族的传承。庙会的传承,是龙的子孙不忘祖先美德的传承,是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,这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底线,也是中国振兴的底线。

天下共祖,千脉一系,万姓同根,举国祭祖,久之成俗,千秋万代就是这样一代接一代地传承着。太昊伏羲陵庙会的历史之久、时间之长、规模之大、朝祖人数之多、祭祀地域之广,为中国唯一。整个庙会上,古今祭祀的形式是各式各样的,祭祀的目的是相同的——统一天下信仰,安国宁民,国泰民安,这是国民的心声、向往与愿望。